发表时间: 2024-08-27 07:34
画笔在画板上勾勒涂抹
不同人物场景拼凑组合
各色颜料叠加碰撞
一幅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
漳平农民画便绘就完成
《张灯结彩颂党恩》 汤艺萍
《土楼晒福》杨晓英
中国农民画是在
厚重的乡土文化中孕育的民间绘画艺术
描绘着广大农民群众广阔的
艺术天地和朴实的心境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而漳平农民画便是其中的翘楚代表
《家有喜事》吴玉环
漳平农民画起源于明末清初
80至90年代发展迅速并形成独特风格
早期一批民间艺人立足本土,汲取传统艺术和当地民俗的精华,联系生活实际,以周边的风土人情为主要素材,在自家庭院墙上作画,把民间味、乡土味、装饰味、现代味融为一体,集写实、变形、意化、夸张、抽象于一炉,具有造型圆满夸张,勾线平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主观性极强,装饰意味浓厚的艺术特色,审美意象呈现朴实细腻的阴柔美,审美追求极具稚拙之气与古朴淳厚,形成质朴、夸张的独特风格,深受民众喜爱。
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刘文英(左)、吴玉环(右)正在教学生画农民画
很快,这种前所未有的绘画形式就在当地逐渐流行开来,开创了具有漳平山区民间特色的一代艺术新风。
随着农民画创作的日益繁荣,新桥镇于1989年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成为全国当时乃至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乡镇级“画乡”。
漳平农民画立足本土文化,广泛吸收传统艺术精华,根植于乡土生活,集写实、变形、意化、夸张、抽象等风格于一炉,具有造型圆满夸张、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主观性极强、装饰意味浓厚的艺术特色,审美意象呈现朴实细腻的阴柔美,审美追求极具稚拙与古朴淳厚之气。
《小康人家致富忙》王秀珍
《秋收》朱秀春
同时,
漳平大力倡导农民画
与当地特色花、茶产业相结合
赋予漳平农民画更多现实意义
拓宽了画作创作渠道
《家乡的记忆》刘文英
《荷美莲香》严密新
近年来,漳平农民画产业十分红火,但也面临技法单调、市场萎缩等瓶颈。如何在全国农民画领域做出特色,为漳平农民画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成为漳平农民画从业者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6年,漳平农民画院院长吴玉环带领农民画创作队伍参与了把传统漆艺引入农民画创作实验,探索创造出了“农民漆画”这一全新的艺术形态。通过漆画技艺的拷贝、镶嵌、做肌理等十多道工序制作后,大大提高了画面的精彩程度和画种的整体档次,艺术价值也得到了提升。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漳平农民漆画学习与创作呈现快速上升的良好态势。
《灯花朵朵奔小康》叶丹花
2020年,漳平市获批“中国农民漆画创研产业基地”,这对于持续推进漳平农民漆画创作创新、研学传承、交流培训、品牌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闹春》 吴玉环
《秋正浓》 陈永凤
2019年,漳平农民画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漳平农民漆画列入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有农民画、漆画近500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画展中入选和获奖,有100多幅被省级美术馆收藏,近100幅作品被选送在20多个国家(地区)展出。
漳平农民画成为漳平乃至闽西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的乡土名片。
《普天同庆》陈永凤
来源:龙岩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