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17 17:37
注:以下内容节选王明星著《儒家气学新说——论以儒学为核心兼容西方自由、民主与科学》P323页《三维文明说——兼容西方的国家制度形态论》一小节之“五段社会演进说”一段,内容略有改动,详细请看原书。中国自秦汉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上层、中层、下层三位一体的国家,这是一个三角超稳定结构,因此中国社会稳定运行了两千多年,但当西方工业时代来袭时,中国却也抵挡不住,是到了改进的时候了。错误之处,不可避免,敬请批评指正,欢迎拍砖。)
社会阶层一体说的意思是说社会的上中下三个阶层是一体的,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整体,而是不是对抗的、敌对的、斗争的关系,因此传统政治向来讲究天下和解,各安其位。
诸位君子,中华文明的社会阶层属于三位一体化超稳定结构,最初在夏商周三代时,属于贵族二元统治的封建社会,但此时中国的阴阳、三才、五行哲学逐步成熟,在随着封建社会解体地主郡县社会到来时,中国走向了一个上中下三层的三维文明社会,并为儒家文化固定下来。著名学者金观涛和刘青峰贤伉俪在其著作《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称为“宗法一体化”超稳定结构,意思是说传统中国是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上层官僚体系、中层乡绅自治、下层宗法家族的三位一体化的社会超稳定组织结构。
春秋战国之时,知识分子从贵族与农奴中脱离出来,形成了力量强大的“士”精英阶层,当时就有所谓“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的说法。到汉武帝时,儒家吸收消化掉墨法两家,取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超级地位,从此中国的知识阶层完全出自于儒家,这样在儒家意识形态下,形成了官僚机构、乡绅自治和宗法家族组织的三层结构。如下图(金观涛刘青峰著《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诸位君子,今天,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是最平常不过的社会现象,但是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却不是这样,那时知识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是非常不容易获得的,只有贵族官员家才能收藏得起大量竹简书籍。诸位君子,至圣先师孔子在那样知识金贵的年代,开创了中国的平民教育,打造出主导中国二千多年的知识阶层,最终促使中国形成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社会组织结构,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
对知识阶层组织管理社会这一现象的独特性,金刘贤伉俪这样论述:
利用知识分子来建立统一的政府机构,在世界史上大多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例如日本明治维新时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就是依靠了从原有武士、贵族、商人中分化出来的知识分子。这一知识分子阶层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渴望改造日本社会,由他们参政才推行了维新政策。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记载了苏格拉底为自己申辩时,曾提出把公民职责与理性统一起来的办法,就是由哲学家、学者来管理国家。中国在两千年前就实现了这类组织原则。唐代,就有历史学家出席丞相会议的制度。这确实是令人惊叹的。(金观涛刘青峰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从这段论述可知中国社会的独特性,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是多么的超前发展,足足领先达两千多年。因此,中国人完全不必对近代的落后而自卑,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在物质文明追上西方之后,超越西方是必然的。
诸位君子,一体化社会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至少有三超:超弹性,超稳定,超强大。
①三位一体化社会就像是草地-鹿-狼组成的一个生态圈,它是富于弹性、稳定性、容纳更多新事物,比如,可再加入昆虫,或再加入麻雀,组成多个次级生态圈,这样整个生态图就会越滚越大,同时也不会因为减少一两个生物而崩溃,诸位君子,三位一体化社会高级之处就在于它的富于弹性、超级稳定、吐故纳新等巨大优点。但三维社会不是平面的,更是层向的,用水-云-雨的循环来表示是更贴切的。
②三位一体化社会制度就像是几何学中的三角结构,是最为稳定的存在。传统中国两千年来,受到了无数次的重击,也被外族数次灭国,但却能亡国而不亡天下,最终都复国成功,中国就像是一个百足之虫,在数次危机中都能蜕变重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灭亡过的国家。
③三位一体化社会由于可以把全国的力量快速集中起来,它的力量是无比强悍的,事实上,传统中国一旦进入稳定性都能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入侵的外族都能一击绝杀,几乎都没有翻身的可能。诸位君子,再如传统中国向来以大型工程建设见长,原因也在于拥有一体化力量,而二维社会上下层是分离的。
④三位一体的阶层结构是一种竞争结构,就像是社会前进的发动机,它起到了奖勤罚懒、奖智排愚、能上劣下、优胜劣汰的作用。反过来说,没有阶层结构就会陷入平面结构,就如蚂蚁的死亡旋涡一样,这样的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平面结构的社会是在奖励懒惰、愚笨、平庸、流氓,事实上,过度的平等就等于平庸,没有阶层流动的社会是一个可怕的社会,就像是一潭死水,只有形成了水-云-雨的有效循环,才能滋润万物,生机勃勃。
诸位君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其实是延续了传统的中央集权的三层社会结构,这使得中国具有一体化的力量,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政府主导的国营大企业经济追赶并超越西方经济。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包括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韩国等儒教文明圈国家都是利用中央集权的力量才发展起来的,只不过是他们扶持是个人大财团而已。
从社会维度的角度看,中国至少要保持一个三层社会,即三个阶层,请注意不是阶级。如果没有阶层,百姓就没有上升通道,它就会向外部转化。例如在清王朝废除了科举制度以后,上升渠道转变为到西方留学,导致严重的精英外逃现象,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严重者会转化到国家层面,例如,现今不提倡华夷之辨了,就导致很多国人开始向往发达国家,开始大量移民夷狄之国,以成为夷狄为自豪,民族解体事实上也不远了。诸位君子,保有阶层竞争其实是在保有秩序,是告诉人们应该向哪里流动,因此说那种泛平等主义要不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文明失序。
中国地主郡县社会是官僚-乡绅-平民三位一体的阶层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是流动的,不是固化的,是“和而不同”,这个“不同”才是核心所在。但这个三层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皇权与豪族门阀斗争激烈,其间经过血腥的屠杀,反复数次才使得门阀转变为乡绅,最终演变为阶层竞争,即超稳定的传统小农社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当珍惜这个历史,吸取它形成过程中有益的东西,来为今天中国建立一个合理、稳定、健康、流动、积极、竞争的新阶层社会。其实,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阶层划分应是一样的,只需要把“乡绅”改造成“城绅”即可,从而转变为一个官僚-城绅-公民三位一体的新三层社会,拒绝内斗,和谐一体,这样的阶层竞争是非常合理的。
新儒学,新文明,新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