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7 13:59
外东北是中国现在的普遍说法,指的是黑龙江以北地区包括库页岛等曾经属于中国清朝时期的广大领土,总面积110万平方公里。不过在当时并不叫外东北,而是黑龙江将军辖区和吉林将军辖区,海兰泡和伯力、海参崴等都是该地区重要城市。不过当时清政府对这块地并不重视,人口也比较稀少,以海兰泡为例,作为黑龙江北部重镇,总人口却还不到5万。
清朝疆域图
黑龙江和吉林将军辖区
至于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沙俄通过两项不平等条约,将外东北从中国割让了出去。不仅换了人种,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就连旧地名也挨个换了一茬,例如海兰泡就改成了布拉戈维申斯克。外东北区划历经多次调整,在俄罗斯时期已经基本定型,大概就是如今的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以及库页岛萨哈林州的管辖范围。
俄罗斯行政区划图
外东北人口虽然在沙俄和后来的苏联时期都得到了增长,但相对于中国东北地区来说确实不多,只有500万左右。这样的基础条件自然难以形成大城市,目前只有几个中小城市,比较知名的有海兰泡、伯力以及海参崴等。但人口规模都没有能超过100万的,最多的伯力和海参崴市区人口也不过才60万。除此之外,还分布有100多个10万人以下的小镇和村子。
不过在细看之后就会发现,外东北的人口和城镇高度集中在中国边境地区,形成了以海兰泡、海参崴等为核心的城市群。
外东北城市分布
外东北城镇分布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气候和地形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候就越温暖,海兰泡纬度和黑河一致,至于双城子和海参崴纬度就更低了,甚至比哈尔滨还要低,这些大概就是外东北气候最为宜居的地区了。在地形上,黑龙江北部平原、乌苏里江沿岸平原以及绥芬河——兴凯湖平原非常平坦肥沃,本身就适合农业开发、人口定居与城市发展。
外东北地形图
而且人类历史上普遍就是“逐河而居”或者是“逐水而居”,因为人要喝水、农业灌溉需要水、城市发展需要水,就连水运交通也离不开水。中俄边境有世界大河黑龙江,也有结雅河、乌苏里江、兴凯湖等江湖,水资源非常充沛,仅仅是一条黑龙江过境径流量就高达2000多亿立方米。借助黑龙江水运优势,和中下游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以及货物出海更是常态。
外东北河流及湖泊水系分布
外东北远离俄罗斯欧洲总部半个地球,很难得到宏观政策调控,以及经济和工业上的支持。外东北的城市几乎都靠自己来运作,但本身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薄弱,而中国东北这边发展相对较好。因此靠近中国边境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既能贸易往来,获取生活资源也更方便,工业品也基本都可以从中国进口,例如海兰泡就是中俄东北边境最大的通商口岸。
外东北边境城市带
其实从“海兰泡惨案”就可以看出,不论是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等,都害怕失去这块“来路不正”的土地,所以想方设法要加强对外东北的控制。而“屯田戍边”自古有之,迁移人口、建设城市到中国边境最初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现在外东北和远东人口流失也挺快的,在1991到2010的20年间,人口减少了177万,按照这种趋势,不知道最终还能否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