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7 19:59
在中国人中,最为讲究的就是一个“孝”字。
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点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更是被反复强调。
孝敬老人,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同样也是法律层面的规定,敬老爱亲在古代甚至成为了一种制度上的要求。
然而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不是仅仅停留在敬重老人、侍奉双亲这一点上,就连先辈们,也始终占据着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
为了表明对先人的敬重,祭祖的行为在历史上就一直占据着人们的生活。
祭祖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焚香跪拜,叩首膜拜等行为,而供奉祭品,尤其是水果,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节。
然而,上坟并不是随便找个水果就可以的,其中的讲究非常的多。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都有所不同,每个地方都会流行各种各样的小迷信,在这其中,上坟带什么水果也就成为了迷信的一部分。
对此,各地也有不同的见解,多数是和汉字的谐音有关。
比如北方人就不推荐带梨,如果你拿着一箱梨上坟,就会迎来旁人的‘笑’话。
一句“你这是来分离的吗”,足以让你嘲讽无数。
而梨和‘离’的谐音也被传的开来,有了传言:上坟带梨,祖宗离你而去,死了。
别出心裁的人可能还会加上一个“久”,就成了‘久离’,意思也就是祖宗已经去世很久了的意思,听起来非常令人难过。
梨是不能带的,那么香蕉行不行呢?
还是不能。
要知道,香蕉也有“焦”的发音,因此这玩意在上坟途中容易“焦”头烂额,好运全没了,在这“焦”的催化下,祖宗也不愿意来拜祭。
除了这两种水果外,还有榴莲,不建议带去上坟,因为这个东西一方面气味特别的大,不好闻;另一方面榴莲切开之后是戈壁般的荒凉景象,因此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祭品。
而葡萄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虽然葡萄本身没什么不吉利的,但是它是成串的,这一点就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
因为成串的东西,不符合“寿”的意思,因此不会被许多人选择带去祭祖,其实这和习俗有关。
于是乎,许多人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在网上查阅资料后纷纷选择了苹果,但是苹果真的好吗?
答案固然是肯定的,只要它与封套没有关系,就能当做祭品使用。
同样还有柚子,柚子圆润饱满,外形上与苹果没有差别,同时还象征着祖宗圆圆满满,因此受到众人的欢迎。
但是柚子的核子比较多,而且又是装在一起的,这一点和葡萄一样,因此有人排斥它。
对此,也有人说柚子已经移动到了首选水果之外的位置。
由于地域差异,对于上坟水果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但是苹果、橘子、柚子、梅子等圆润饱满性价比高的水果,却是作为首选水果而存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果性价比不够高的,被认为不适合在上坟时带去,比如有一些籽,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水果了,就是石榴、樱桃等水果。
这些水果非常漂亮,但是石榴籽多且密集,而樱桃籽也不少,不太吉利,无法在上坟时使用。
由于西瓜没有水灵灵又黑亮亮的籽,因此一般不会有人挑剔它,但西瓜凹凸不平并且体积较大,因此多被认为是不适合上坟的水果之一。
因此,上坟时尽量选择没有外界评价或者宣传的小众水果是最好的,比如苹果、桔子、栗子、梅子等都是可以带去上坟祭祖的,不趟浑水才最好。
但是像我们所熟知的一般来讲荔枝、桃子、相思果、大枣、龙眼等都能用,但不要太多,否则易招灾。
祭祖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而它又起源于何处呢?
现代社会强势入驻我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淡化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其实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传说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有鬼门关开启,因此亡魂都会回到人间,并在这一天到处游荡,这一说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于是中元节慢慢变成了人们聚会吃饭的一天。
其实最开始中元节是一个祭祀谢土的节日,这一活动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流行。
它和秋收有一定关系,人们在秋收结束后,会将第一批收成到手里的食品进行祭祀,以此向大地表示感谢,因为秋收时候地里已经干枯,它代表着夏天即将结束,因此谢土这一活动便应运而生。
之后这一活动与古代先民尊重祖先的观念相互影响,由于农田本身就和祖宗有关,因此谢土与祭祖巧妙结合,共同演变为今天所称之中的元节。
据传中元节最开始始于齐国,此后逐渐兴起并成为全国通用的一项活动以后,则将其分为了春分、夏至和冬至等三个时节,每一个时节都有不同的意思。
其中七月十五,中元节便从古代谢土演变而来,为的是向先祖们表示感恩,而八月十五,也就是如今我们的中秋节则是表达对自然、农田等一切事物最为感谢,并祈求丰收。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每天都忙碌着工作,人们脑海中酝酿出来财富,挥汗如雨换来的金钱,都能够换取短期内更高级更美味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很快被消耗掉,而祭祖带去中元节的食物大部分都无法摘掉他的包袱,因此在吃饭时,我们似乎已经习惯性的不再过度关注传统习俗。
但是随着微博大火后,中元节被“翻红”,人均一个盛大的聚会,目的不再是祭祖,而是宣传,一个人吃热闹全家当配角,更有甚者甚至会请演员来助兴,这真的是这个传统节日所需要的吗?
从古至今,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元节不能该乱拜佛,但是大家还是盲目跟风,为了潮流,总这样落入别人的手里吗?这样的行为真的落入了人们传统习俗所忌讳的问题之中,这样是不是会影响实际上亡者呢?
因此单纯“好玩”的行为港口小心这样的结果,并且现代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这种行为逐渐泛滥,确实会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合理的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更要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
如此看来,其中也存在着一定诚信问题,因为对待亡者可不能胡思乱想天马行空,一切都还是以真实为主,这样才不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非常伟大,我们要尊重我们的文化,把它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和国际化接轨,使其形成多元化,才能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