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6 14:38
《周易·系辞下》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没办法再按原路继续走下去。这时就需要有所改动,尝试新的办法或途径来解决问题。
这里的穷可不是物质上的贫穷......是尽头或穷困!
一棵树如果永远待在舒适的土壤里,它就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同样,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正是这些经历促使我们思考,激发我们的潜能。
扎克伯格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意思是说:如果你什么都不尝试,反而会错过所有机会,这才是最大的风险。勇敢尝试,至少有机会成功。
春秋时期的范蠡,也是个牛人。他在帮助勾践复国之后,意识到“功高震主”的危险,便主动隐退,改名为陶朱公,开始经商。范蠡不仅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还留下了“三散其财”的美谈。
范蠡的故事告诉我们,适时的改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能为自己开辟新的天地。
在企业管理中,勇于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世纪80年代,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厂面临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和管理混乱的局面。当时的厂长张瑞敏接手后,决定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
张瑞敏上任后,发现工厂生产的冰箱质量极差,甚至有七成的产品不合格。他决定用锤子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以此警醒员工,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这一举动虽然损失了工厂的短期利益,但却换来了员工对质量的高度重视。从此,海尔开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最终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张瑞敏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变革、创新,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通过变革找到新的出路之后,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适应,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
《淮南子》中这么一个故事:边塞有一老翁,家里走失了匹马。邻居们呢都来安慰他,老翁说:“谁说这就是坏事呢”?过了几个月,马带着一匹胡马回来了,大家都恭喜他,老翁却说:“谁说这就是好事呢”?后来,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老翁又说:“没准也是福呢”?结果,几年后战争爆发,年轻人都被征兵去打仗了,只有老翁的儿子因伤免役,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事情是好是坏不绝对,看你怎么应对呢,不断的适应、调整,才可以在变化中长久的发展。
总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仅可以用于社会和企业,也可以用于个人的为人处世。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勇于改变,勇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长久的发展。
总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用于社会和企业,也可以用于个人的为人处世。甭管是遇上工作中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难事,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我们都应该敢于变通,敢于尝试。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出路,打开了一扇窗,事业顺利了,人生幸福了,何乐不为?
凡事不存在一成不变,愿变化中的你,用智慧开拓思维,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