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端午节将至,如何借助传统习俗驱邪避疫?

发表时间: 2024-08-27 14:57

端午节将至,如何借助传统习俗驱邪避疫?

端午节又叫重五节。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然而,实际上早在屈原生前,端午节已经形成,而且当时的端午节根本没有纪念屈原的意思。

驱邪避疫都说了算。

早在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在这一天进行各种活动,以便驱邪避疫,更好生活,让自己平平安安。

如今依旧保留着这农历五月初五的习俗,那么又如何与天象和季节进行联系呢?

答案是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这时自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人观察到了这些变化,也深刻地意识到时令的变化,因此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成了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我们看一下农历五月,在古人的眼里,这一整个月都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在古代中国,由于阴阳学说流行,因此古人十分重视阴阳之间的平衡。

阴,代表着夜晚,是宇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阳是日中天,是太阳高高悬。

古人发现,晚上不仅气温很低,风吹上身的感觉是很凉的,因此,也就将晚上视为阴天。

阳气全凭太阳撑场面,永远都更有气势一些,因此,古人也就将阳气视为大气之势,用以平时生活的日常支撑,不偏不倚。

而五月又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它只是夹在春夏之间的一段时间而已,又叫做盛夏,它比起四月春天来说,阳气已经加重。

这种时候自然会出现虫子和蛮兽,尤其是雨量充沛的时候。

虫子从来不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的东西,人类如果因为神经大条被虫子叮咬也就算了,如果因为虫子不小心染上寄生虫,那就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恐惧。

因为寄生虫不仅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让人感到无比恶心。

蛮兽则更厉害,他们会随意的伤害人类,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也会导致人类无法获得充足的物资,所以蛮兽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野物。

因此可以看到,在农历五月这个时候,灾祸的危险性是最大的,人类也处于最脆弱的时候,所以,古人在这个时候选择驱邪避疫,无形之中就能抵御这些自然灾害,自然是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

然而驱邪避疫并不是人类唯一的目的,人类在实践中还发现,农历五月是人体易感期,也是各种疾病最活跃的时候,因此这也成为了古人选择在农历五月进行驱邪避疫另一个原因。

但是是什么使得这一天如此特殊呢?

这就是“日月交合”的天象现象。

我们知道,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有一定周期性的日月交合现象。

而农历五月正好夹数据日月交合中间,在这两个交合点之间,阳光最盛。

这使得许多花草植物更容易生长,同时也催生了很多虫卵,让春夏真的成为虫子的繁殖高峰期。

因此,五贫这个时候虫害最严重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在农历五月上旬,民间开始悬挂艾草和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驱虫、制造香味使房间更轻松的作用,在虫子实现的时候,同时也可以给人们更舒适的体验感。

民间说法。

我们知道如今农历的日期与公历完全不同,在西方国家,用公历最为主要,而公历对应的农历,则每一年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公历日、月、又是悬秧不一样,我们就可以认为,农历这个月份和公历日期不对称,那么只要公历和农历相差不多,就可以有一个“早端午”。

比如2023年5月份,最后一天是31号,那么6月份就不可能再持续产生25号这个日期了。

截止到5月31号,那之后就是6月份了,因此,不破除这些其他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认为6月份有可能就会有25号这样的日期,这样一来,当5月份过半的时候,又变为31那么当然不会再出现25号——5月份有30号的话,那么6月份就会比30少几天,于是就能产生25号这样的日期。

如今2023年端午节是阳历的6月10号,这个时候早已经过了5月,不可能出现30天的问题了,因此,这个时候端午节在6月份,也被称为早端午。

古人对假如出现早端午,又会有什么看法呢?

每年不同日期会因为季节温度和昼夜长短变成不同样子。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早端午,今年必然很凉爽”。

因为自然规律告诉我们,每当开始进入6月份的时候,但是天气依旧很凉爽,那么这就是一种异象。

在自然界中,一般发生这种情况说明自然界之神还没有将这个地区完整进夏天,于是就会让当地民众感受到异样。

如果再加上之前已经全体让全世界进入夏天了,只剩下这个地方还不完全进入夏天,那么可能就是自然之神更喜欢这个地方,于是让它独享凉爽,于是,古人就将这个地方收入中国境内,将这句话传遍各地。

除了刚刚提到的那两种植物之外,人们还会将一些比较生病动物觅食的地方用艾草、菖蒲等植物包裹起来,这种做法更有效,并且还可以防止下一年的同类型病症通过虫卵继续传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今年夏天热吗?

2023年6月份,有着25号这样日期,被称为晚端午。

一旦民间说法被证实属实,那么今年6月份更能有29号甚至30号。

然而7月份再出现这些数字就不太可能了,因为到了公历7月份的时候,每一年都有很多地方比较干燥,有一些干旱的问题,如果再有30或者29号那就打破我们的想象力了。

然而好在2023年没有这个问题,那么,当我们问2023年的夏天会不会很热呢?

根据统计学原理,如果每一次都用统计数据进行说服的话,那么生活要变得真无趣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民间都怎么说这件事吧!

大家都会问当年是不是早端午,如果后来发现确实早端午的话,人们会把自己想要得答案强加给今年夏天的天气,然后无脑发言:“今年夏天凉爽!”

如果没有发现今年早端午,对应这个答案的话,人们总要证明自己说法正确,于是又会添加条件:“只有北方地区不会太热!”

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受地理环境影响,北方地区相对南方地区来说,温度比较低一些,因此北方地区不会真正着热,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说凉爽是不太恰当的,因此只要人们主观发言就是对的,所以非要证明自己对的话有点太较真儿啊,就让他们去吧!

写到最后

中间的这些知识不仅让大家记住了端午节的一些由来,还提醒我们要进行必要的驱虫避疫工作,免得被寄生虫滋扰!

但是,又时常告诉我们,我国自古以来对于传统文化保护都是比较严苛的,因此这样经历久远时间传承下来的习俗还是太受欢迎,不应该禁止,只能是在合适的方法遵循合适成果才行!

我们大大文章不能一味进行否定,无论是对习俗还是对民间经验!

而另一方,为了保留一些下面丰富多彩美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多多进行探索,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潮流!